6月14日下午,我院在人文艺术大楼510教室举行第七期公开授课,本期由学前教育教研室的李小纳老师和通识教育教研室的王一菡老师进行展示,全院教师参与观摩听课。
李小纳老师充分利用教室现有的教具带动学生共同探讨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同学们能够在探索中总结材料投放的原则,并且在实践环节让同学们自主探索材料投放的多元性和可能性,做到了讲练结合。

台下的老师们被小纳老师的亲和力和对教学的热情深深感染。点评中,王潇老师从专业课程的角度给活动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明确指出知识点的呈现需要考虑条例性和逻辑性,要让师生互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其次,路小燕老师也肯定了小纳老师在学生实践环节的设计,强调不能“满堂灌”,“留白”是课堂的艺术。
王一菡老师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为我们讲解党政公文中的通知写作,在案例的选取方面,采用了教育领域的案例、学生身边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病文的简析,让学生直观了解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课后,老师们热烈讨论,纷纷表示一菡老师的教态稳重,语调亲切,整体的课堂氛围活跃;同时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为课程提出了改进意见,强调了《应用写作与口才训练》课程的实用原则,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
“独行速,众行远”,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我院全体教师一路碰撞,一路成长,相信老师们能够以此为契机,认真备课,扎实教研,助推成长。
(一审:孙悦;二审:蔡莉;三审:辛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