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学前教育与人文学院的教师公开课第五期教研活动在教四303室拉开帷幕,本期的主讲教师是学院教学副院长蔡莉老师和通识教育教研室李晓慧老师,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观摩。
首先由蔡莉老师带来《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课程的展示。

蔡莉老师先通过刘和刚的《父亲》演唱视频将学生带入了歌曲的海洋,学生通过视频体会到了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随后,以《我和我的祖国》一曲为例,蔡莉老师借用钢琴伴奏,带着同学们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内容、分析研究谱例,教会学生如何融入歌者真情实感。为了加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会,蔡莉老师还播放了一段爱国混剪视频,激发了在场学生和老师们的爱国情怀,最后,课程在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结束。

课后,老师们都认为蔡莉老师的课程十分流畅,知识点清晰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非常自然,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度很高,但也建议在视频选取上可以使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更贴合课程,同时也表达了对蔡莉老师没有进行演唱展示的遗憾。
李晓慧老师主讲的内容是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李晓慧老师首先阐释第二语言习得中常见的一些定义,为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做好铺垫。接着介绍关键期假说理论,并引用心理学家Lenneberg的语言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语言学家Curtiss对吉妮病例的跟踪研究进一步深入该理论。最后通过三个实证研究说明课程核心观点,从童年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一般要比较晚开始学习的人精通程度更高。

评课环节中,在场的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最后,蔡莉副院长表示希望通过公开课的开设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意识到自身的责任,面对自己的课堂,做到态度端正、认真准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一审:孙悦;二审:蔡莉;三审:辛海霞)